功效:甘寒相济,清热疏风,明目退翳。主要用于肝热目疾,如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等,并对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或白内障等有一定疗效。
来源:一年生草本,须根细软稠密,叶基生,长披针状条形。头状花序呈半球形,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平。归肝、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
用量:5~10g。
注意:阴虚血亏之眼疾者不宜用。
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 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用量:煎服,9~15g; 或入丸、散。
注意: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药理:刺槐素与槲皮素相似,有维生素P样作用。给小鼠口服25~100毫克密蒙花/公斤,能减轻甲醛性炎症;50~100毫克/公斤还能降低皮肤、小肠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对大鼠离体小肠由氯化钡、组织胺、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张力增加,刺槐素还有某些解痉作用。如注入大鼠小肠(40毫克/公斤)或给兔静脉注射(10~25毫克/公斤),均可使胆汁分泌有短暂、轻度的增加,对胆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兔静脉注射25毫克/公斤能在25~30分钟内使尿量略有增加(75%)。对正常大鼠,并不影响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而对四氯化碳性肝炎的大鼠,则能缩短睡眠时间。刺槐素毒性不大,小鼠半数致死量为933毫克/公斤。在小鼠离体小肠标本上,以乙酰胆碱致痉,刺槐素的解痉效力为罂粟碱的75%。
支持赞赏:
大中医会员卡
月卡:30元
NO.123456
支农(充会员送万荣苹果):
重量约等于10斤:75规格,24个,45元;
重量约等于10斤:80规格,18个,55元;
重量约等于10斤:80规格,15个,60元;
重量约等于10斤:90规格,12个,70元;
可关注公众号或收藏本网站学习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提交订单
微信客服
使用有问题可以关注快手或抖音,会出使用视频
晋公网安备 14082202000203号
Copyright 2008-2020 ©晋ICP备16003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