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辛开苦降,清热降逆,和胃止呕,肺胃并治。用于治疗肺胃热盛,发热呕逆之症,如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发热口渴,恶心呕吐,身倦乏力,心胸烦闷,舌红苔少等症,如慢性心肌炎以及老年人肺部感染,恢复期出现肺胃津伤,不和者。
来源: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用量:15~60g
注意:凡阳虚寒证,脾胃虚弱及血虚、阴虚发热者慎用。
药理:1. [2] 解热作用,生石膏对正常体温无降温作用, 而对人工发热动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其退热作用可能与其主要成分钙的作用无关。生石膏煎剂 15g/kg 灌胃对注射 伤寒五联菌苗所致的发热家兔无退热作用;如果先给兔灌胃生石膏煎剂 15g/kg, 再注射伤寒五联菌苗则不能引起体温大幅度升高。石膏具有迅速但维持时间较短的解热作用, 对 伤寒菌苗引起的发热兔, 5g/kg生石膏的降温效果与 0.2g/kg 安替比林相似, 以服药后半小时体温下降为显著, 在1~1.5小时作用最强。白虎汤和单味石膏煎剂对实验性致热家兔都具有一定的退热作用;不含石膏的知母 甘草合剂和去钙白虎汤等均未见明显退热效果, 可以认为石膏是白虎汤退热作用的主要药物, 石膏作用可被处方中的其他药物所加强, 但不随石膏的用量增加而增加。对实验动物给药前后血钙水平进行测定, 表明血钙升高水平与退热作用关系密切。有报道指出, 石膏与 知母合用的退热效果较单用为强, 知母的解热成分为 芒果甙, 纯硫酸钙无效, 因此推测石膏的解热作用为其所含 硫酸钙以外成分所致。实验表明: 麻杏石甘汤及石膏再用(煎煮后碾碎再次使用)麻杏石甘汤的退热作用均强于石膏及石膏再用水煎液。亦有报道, 以生石膏的 1:1 煎液的上清液部分及上清液加生石膏粉给予伤寒菌苗引致的发热家兔, 未见明显退热作用。国外有用实验性发热大鼠的实验证明: 石膏灌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均未见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但当以禁止饮水、内毒素引致发热、给予利尿剂、喂饲食盐以及以辐射热等方法造成动物“口渴”状态时, 石膏可以减少大鼠的饮水量, 即可减轻其“口渴”状态。2.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石膏浸液对蛙的在位 心脏无影响, 小剂量石膏浸液对于离体蟾蜍心及兔心有兴奋作用, 大剂量则产生抑制作用, 换液后心脏可恢复正常。静脉注射4%石膏上清液0.1ml/kg时, 对家兔、猫的呼吸、血压及血流量无影响, 而注射1ml/kg以上时, 呈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血流量减少、心率减慢。静脉注射石膏液0.2ml/kg可使家兔和猫的大腿 动脉的血流量呈一时性减少, 其后增加, 并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3. 对平滑肌的作用,小剂量石膏上清液使家兔的离体小肠和子宫振幅增大, 大剂量则紧张性降低, 振幅减小。石膏还可以使小鼠尿排出量增加, 小肠推进功能减慢, 并增加大鼠和猫的胆汁排泄。4. 其他作用,石膏内服经胃酸作用, 一部分变成可溶性钙盐, 至肠吸收入血能增加血清内钙离子浓度, 可抑制神经应激能力(包括中枢神经的体温调节功能), 减低骨骼肌的兴奋性, 缓解肌肉痉挛, 又能减少血管通透性。在体外培养实验中, 1:1 的石膏 Hanks 液能明显增强兔肺泡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及 胶体金的吞噬能力, 并能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Ca++ 可提高肺泡巨噬细胞的捕捉率, 加强其吞噬活性和加速其对尘粒的清除, 在维持巨噬细胞生理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认为, Ca++ 在石膏的上述功能中起重要作用。长期喂饲石膏, 可使大鼠垂体、 肾上腺、颚下腺、 胰脏及 胸腺等的钙含量增高。而对摘除 甲状腺、副甲状腺的大鼠, 则可使胸腺钙含量增加, 脾脏含量减少。石膏在体内 ATP 存在下, 经酶和 APG 的作用, 产生硫同位素的分馏, 使34S 的血药浓度增大, 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
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用量: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 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药理:1.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0.6-1g/kgig或iv,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可维持5小时以上。0.6g/kg的镇咳作用接近于可待因lmg/kg的作用。2.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半夏制剂ip,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亦有报道煎剂po时,唾液分泌先增加,后减少。3.镇吐和催吐作用: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制剂,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上述3种催吐剂的作用机制不同,而半夏都可显示镇吐作用,推测其镇吐作用机制是对呕吐中枢的抑制。4.抗生育作用:半夏蛋白1.25mg/ml(在0.9%NaCl中)sc0.2ml对早孕小鼠的抑孕率为50%。结晶半夏蛋白经6M盐酸胍变性后,用分步透析法(即用缓冲液等体积递减稀释变性剂),最终恢复半夏蛋白在生理盐水中平衡,去除变性剂后可以重新天然化,并恢复其原有活力。不同逆转条件的恢复半夏蛋白,对小鼠抗早孕的抑孕率在69-88%之间,仅一种逆转条件为5-8℃者,抑孕率仅36%。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定位术显示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以及胚胎外胚盘锥体上某些部分细胞团和半夏蛋白有专一性的结合。这些部位很可能就是外源蛋白质一半夏蛋白的抗孕作用部位。如直接将半夏蛋白注入小鼠子宫腔内也表明有抗早孕作用。如果上述结合部位确实是半夏蛋白影响小鼠已着床的子宫内膜和胚胎,产生抗早孕作用,则上述部位也可能起着床识别的作用,因为半夏蛋白不仅能终止小鼠早期妊娠,还有制止兔胚泡着床的效应。半夏蛋白还有很强的抗兔胚泡着床作用,子宫内注射500ug,抗着床率达100%。经半夏蛋白作用后的子宫内膜能使被移植的正常胚泡不着床。在子宫内经半夏蛋白孵育的胚泡移植到同步的假孕子宫,着床率随孵育时间延长而降低。5.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只抑制胰蛋白酶对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水解,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舒缓激肽释枚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各自底物的水解。抑制剂对猪胰蛋白酶水解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重量抑制比值分别为1:0.71、1:O.88、1:0.71和1:0.71。从化学分子大小的范围看,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应属大分子抑制剂。6.炮制品的药理作用:清半夏(按中国药典85年版制法)水煎液200%浓度26.5ml/kg预防给药时,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0.05)。小鼠ip60g/kg对自发活动有明显的影响(P<0.05)。Ip15g/kg或30g/kg可显着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睡眠率(P<0.05)。并有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对电惊厥有轻微的对抗趋势。30ml/kg剂量ig,可明显抑制(P<0.05)硝酸毛果芸香碱5mg/kg对唾液的分泌作用。7.其它作用:7.1. 降压作用:半夏浸膏对离体哇心和兔心呈抑制作用。Iv对犬、猫和兔有短暂降压作用,具有快速耐受性。煎剂ig时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刺激作用。若持续给药,能引起功能抑制。7.2.凝血作用:半夏蛋白也是一种植物凝集素,它与兔红血球有专一的血凝活力,浓度低至每1ml2μg仍有凝集作用。除免红细胞外,对羊、狗、猫、豚鼠、大鼠、小鼠和鸽的红细胞亦有凝集作用。但不凝集人、猴、猪和鸡、鸭、鹅、龟、蟾蜍、鳝的红细胞。半夏蛋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只与甘露糖而不与葡萄糖结合的一种具有凝集素作用的蛋白质。除红细胞外半夏蛋白亦凝集其它细胞,对小鼠脾细胞、人肝癌细胞(QGY7703-3和7402)、艾氏腹水癌和腹水型肝癌细胞均能被半夏蛋白凝集,但它不凝集大鼠附睾和猪大网膜脂肪细胞,虽然它能和这两种细胞结合。提示半夏蛋白的细胞凝集作用不仅具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并存在细胞类别专一性。7.3.促细胞分裂作用: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支持赞赏:
大中医会员卡
月卡:30元
NO.123456
支农(充会员送万荣苹果):
重量约等于10斤:75规格,24个,45元;
重量约等于10斤:80规格,18个,55元;
重量约等于10斤:80规格,15个,60元;
重量约等于10斤:90规格,12个,70元;
可关注公众号或收藏本网站学习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提交订单
微信客服
使用有问题可以关注快手或抖音,会出使用视频
晋公网安备 14082202000203号
Copyright 2008-2020 ©晋ICP备16003840号-1